编者按 体制活,人才活;机制新,事业兴。不断优化体制机制,才能激发新时代人才的创新活力。近年来,科技战线深化改革,大力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服务等方面的障碍。对此,科技工作者热烈欢迎。“三评”改革、“破四唯”,让人才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为他们奋进创新、建功立业打造了优质的环境。
“当前,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尽快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和基础研究能力是当务之急。把大材小用的一流人才发掘出来,可能最行之有效、立竿见影。”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刘益东说。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刘益东认为,原始创新与基础研究是一流人才的事业,要尽快解决一流人才的甄选、评价、延揽、培养以及发挥作用等问题。
发挥一流人才的作用,首先要确认谁是一流人才。“及时甄选一流人才绝非易事,是迄今尚未破解的世界难题。”刘益东说,以成果论英雄,认为一流人才是做出原创突破等一流成果的杰出人才,这是国际通行的标准。但以是否获奖为评价成果的标准不够严谨。由于获奖时间延迟,研究人员通常在成果面世后几年、十几年才能够获奖;权威大奖覆盖面窄,不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领域,没有设置权威大奖。
如何破解一流人才甄选难题?刘益东认为,可将问题分解为三部分:对一流人才的界定、甄别和及时甄别。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纳森·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是区分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该定义被广泛接受。可以说普西解决了及时甄选一流人才这一难题的上半部分,但如何及时甄别人才的创造力却尚未有破解之道。
科技史和科研实践都表明,水平越高的学者越能用一项标志性成果反映其水平并作为自己的学术招牌,如冯康的有限元法,薛其坤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等。拔尖人才、顶尖人才(一流人才),就是因为有“尖”。“因此,评价一流人才不用面面俱到,评价其一项突破性成果(包括刚问世的)足以实现一流人才的甄别。”刘益东说。
因此,刘益东提出“互联网+代表作”评价法,它继承了同行评议的优点、克服其缺陷。顺利通过评价即说明该成果的完成人具有创造力,为一流人才。
同时,他还提出“一把剑”主义。“一把剑”是学者的学术招牌,其四要素如下:核心贡献一句话及突破点四要素(剑尖);发表同题系列论文论著专利清单(剑身);获奖转载等学界反馈与好评(剑柄);国际同类工作的盘点比较(剑鞘)。用有无“一把剑”,即有无突破性成果甄别一流人才,一目了然,用户和同行可“以剑识才”。
确实,有无突破性成果作为标志性代表作,是一流人才的试金石。突破性成果往往是长期坚持、十年磨一剑的结果,这些过程特征有助于识别一流人才。
“只要经过两次聚焦(成果聚焦到代表作+代表作聚焦到突破点),然后‘以尖识才’,评价突破性成果这个‘尖’即可甄别一流人才。”刘益东说,“一把剑”可破除“唯帽子”等顽瘴痼疾,避免“中材大用”的危害。用学术招牌代替“帽子”,可以助力科技评价改革。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用好人才,首先是用好科学家,尤其是一流科学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正说。
梁正表示,从历史维度看,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和转移伴随着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群体涌现;从现实维度看,新一轮科技革命伴随着数字化趋势,科技创新呈现多主体协作、多学科融合特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关键是要构成一个个“雁阵”,在头雁的带领下,群雁展翅高飞,才能齐心协力奔向目标。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中科院管理创新与评估研究中心副主任徐芳也认为,不同类型的科研机构和研究力量的科研水平不同,在科技上要同步走是很难的。从科技史看,科技领域大体也是采取了先进带后进的模式,处于科学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优势力量要发挥榜样作用,才能带动大家一起向前跨越。
“这就需要培养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让科学家能够潜心科研,让更多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从而真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徐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