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向奔赴

信息来源:福建日报更新时间:2024-11-05

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就指出,要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以前瞻性眼光把项目规划好,推动主导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跨越十年,嘱托殷殷。牢记总书记为新福建擘画的战略蓝图,作为全省打造的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漳州奋勇争先,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截至目前,漳州累计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66家,形成一批富有活力的专精特新企业群。

科技企业挺起了漳州高质量发展的脊梁。今年前三季度,漳州GDP增长6.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5和0.8个百分点,今年来持续保持全省前列。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6%,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二。

全链条转化

“产学研用”组建创新联合体

从搬运上料到机械加工,再到视觉检验……10月31日,记者在漳州正兴集团铝合金车轮智能制造生产线现场看到,机械手灵活地工作着,智能设备闪着蓝光。“我们‘智能制造加工岛’集成了多种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整条生产线由多个不同功能的加工岛组成,能高效完成高强度复杂精细生产工作,是全国领先的车轮智能制造生产线。”正兴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林资源介绍。

成立于1996年的正兴集团是一家以车轮生产为主的民营集团,能在车轮行业持续走在前头,与当地体制机制创新密不可分。近年来,漳州组建了一批由行业龙头和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参与、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创新联合体,改变原先创新主体单打独斗的局面,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难题。

面对车轮高强度轻量化发展需求、车轮制造工艺复杂,以及全流程数据采集、集成、分析难等技术瓶颈,正兴集团和北京机电研究所、福建理工大学、福建省正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组建了功能合金材料创新联合体。

联合体共同研发了新型高性能铝合金,开发了配套成型及热处理工艺,实现了新型高性能铝合金在车轮产品中的应用。“新型车轮实现了7%的减重和15%的传热效率提升,耐腐蚀性强、强度高,其长时间运作和抗冲击强度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全无人化的生产模式,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提升。”林资源介绍,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正兴集团整合了国内外的优势创新资源,从前端的新型高性能铝合金研究和制备,到后端的机器人和数控机床集成制造、质量管控,实现了全链条的成果转化。

如今,漳州组建了功能合金材料创新联合体、钟表创新联合体、电能变换装置控制系统开发创新联合体以及新型智能跟踪支架系统创新联合体等多个联合体,创新效应不断外溢。

仅功能合金材料创新联合体就获得了9件发明专利,发表了31篇学术论文,参与了1项国家标准的制定,主持了2项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经合作各方同意,创新联合体可将成果及相应的知识产权转化给第三方,并协商确定收益分配。截至目前,该创新联合体已促成19项技术成果的转移交易,交易额达3437万元。

“接下来,漳州市科技系统将积极推动创新联合体研发组织形式和机制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尖兵。”漳州市科技局局长陈琦表示。

龙头唱主角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位于漳州市的全国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自己的答案。11月1日,走进龙轴集团展示厅,大大小小的关节轴承令记者眼花缭乱。这其中,也包含我国航空航天器上应用的高精尖轴承。

今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月背“挖宝”、“广寒宫”探秘的背后,离不开龙轴集团的贡献。

“嫦娥六号工程的火箭发射系统伺服机构、火箭发动机及火箭舵面伺服机构等多个关键部位使用了我们研制的关节轴承。”龙轴集团董事长陈晋辉介绍,航天领域用核心零件关节轴承产自龙轴集团,采用自主研制的国产化PTFE织物自润滑衬垫、模塑自润滑衬垫、精密仿真挤压三大关键核心技术,确保关节轴承在高真空、高辐射、高温差冲击等空间环境保持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2016年起,龙轴集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相关研究院所开展项目合作,针对嫦娥六号在发射、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落月等关键环节中的核心零部件性能要求,进行了大量的方案论证,实施了一系列试制加工和验证试验,突破了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摆动关键机构常平座、喷口伺服控制机构、箭体舵面伺服控制机构等部位关节轴承的关键技术,最终成功满足项目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这对企业发展来说犹如指路明灯。”陈晋辉表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得益彰,需找准两者融合的关键路径,即以需求牵引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

如今,龙轴集团正以需求牵引供给,精准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紧扣C919大飞机应用需求,为其研发轻量化、高可靠的起落架用钛合金关节轴承;以供给创造需求,首创建筑钢结构关节轴承节点卸力技术,应用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中心大厦及广州塔等工程项目,为大型建筑钢结构领域的结构应力提供解决方案,开创关节轴承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先河。在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建筑路桥、轨道交通、水电冶金以及新能源等领域,龙轴集团已实现应用覆盖,其关节轴承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种数与产销量全球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超75%,国际市场占有率达15%。

数字化诊断

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数字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也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必经之路。

漳州科华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对此有着深刻理解。自动上料、锁付、下料……10月30日,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科华数智化车间,只见公司自主研制的散热器自动锁付设备跟随数据运转,可谓“丝滑”。

科华公司的“数据采集新PDA手持终端应用解决方案”刚刚上榜省工信厅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名单。该方案相关负责人张土泉表示,公司自主实施硬件升级和软件开发,掌握数字经济发展主动权。

“作为一家以高端电源、新能源、数据中心为主要业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将持续‘上云、用数、赋智’,打造供需对接、全链协同、价值驱动的产业数字化转型生态。”张土泉介绍,公司随时随地应用和分析数据,将数据转化为业务决策。通过数据比对,公司高效匹配电阻、电容和电路板,减少人工录入的数据错漏,效率提升34.3%。

“生产流程存在哪些问题?数字化进程的难点、堵点在哪?”面对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漳州去年起征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商,请“数字医生”为企业把脉开方。

漳浦电信数字专员林艺真作为“数字医生”,深入漳州天福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发现这家“老字号”茶企在生产中存在原材料浪费、管理和信息滞后等问题。林艺真为公司开出生产数字化诊断报告,并跟踪“天福茶业智慧生产管理系统项目”签约、诞生、建设、落地的全过程。项目投用后,预计每年节省人工成本120万元,节约毛茶材料成本约60万元,显著提升良品率,实现降本增效。

直面改造现状,靶向制定解决方案,漳州显著提升“智改数转网联”的诊疗效果,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今年3月,中国联通(福建)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漳州分院成立,针对漳州食品、石化、智能制造等特色产业,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规划设计、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产品等服务。

年初,漳州获评国家级“千兆城市”,意味着传统制造业驶入智能转型的快车道。今年来,漳州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的七条措施》等惠企政策,在智能装备升级、数字化场景推广等方面进行多方位奖补,对2023年县区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情况前三名的芗城、长泰、南靖分别给予20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奖励。

目前,漳州市获评省级以上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6个,其中国家级12个;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2家;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标杆企业23家。漳州市工信局局长吴凌真表示,漳州将聚焦创评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大力推动转型升级,加速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加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培育力度,稳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