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零碳”乡村宜从“强”计议

信息来源:福建日报更新时间:2022-11-29

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结合福建乡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现状,着力寻求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融合发展之路,是新时期我省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命题。

乡村作为生态振兴的基本单元与重要平台,具有良好的碳汇生态基础。乡村的农林业生态体系本身就是一个碳吸收与碳中和的系统,乡村广大的发展空间本身也是一个生态缓冲、生态净化的载体,乡村的“双碳”行动对全国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有必要发挥福建生态资源优势,先行先试打造一批“零碳”或“负碳”乡村建设试点,探索一条乡村生态振兴的新路径,为实施乡村振兴和助力碳中和提供更多的“福建经验”“福建模式”。如何打造?笔者认为需要重点把握以下五个环节:

强化农业农村领域碳中和科技创新与应用。要建立健全“零碳”或“负碳”乡村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计量方法,强化土壤固碳减排、健康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农村清洁能源替代技术等农业固碳减排技术的创新,集成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农业农村固碳减排的实践模式。

强化顶层设计并制定科学规划与实施方案。要坚持“探索创新、因地制宜、多方联合、共同实施”的原则,科学制定福建省“零碳”或“负碳”乡村试点建设的实施方案,以项目带动为纽带,科学有序推进试点建设,及时总结经验和成果,分期分批实施集成推广,力求做到示范引领,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同时要防止盲目跟进,提高试点建设与集成推广的成效。

强化农林业碳汇项目实施及交易市场建设。积极探索农业碳汇交易试点,不断完善和规范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加快农业相关碳汇、精准减排方法学的研发与应用,引导和鼓励企业在碳交易中购买农业碳汇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为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

强化乡村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与资金支持。设立碳汇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低碳农业研发与新政的实施。优化统筹专项资金,孵化一批“零碳”或“负碳”乡村试点项目,实施竞争性立项机制,对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乡村给予政策奖补,着力激发“零碳”或“负碳”乡村建设的活力。建立多元化投入保障体系,积极开发“零碳”乡村建设信贷产品,鼓励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扩大应用与生态低碳产品开发。

强化乡村低碳理念宣传与农民素质的提升。结合农村地区特殊的传播环境与实施主体的技术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倡导低碳行动,引导农民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采用多种技术培训、科普教育、素质提升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绿色生产技能、生态文明素养。加强高素质农民队伍的培育,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支持定向培养农村高层次人才,为全面实现乡村产业与生态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