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D模式:让产业收益反哺生态治理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更新时间:2023-04-04

记者近日获悉,自2020年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联合推动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工作以来,截至2022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已向25个试点项目发放贷款225亿元,涉及水生态环境保护、废旧资源再生利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多个领域。

EOD模式,是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的简称,是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的创新性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生态环境项目能够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但项目本身大多具有公益性质,不仅投入资金较大、回报周期较长,还面临着收益率较低,融资较难等困境。为创新环境治理模式,提升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20年9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推荐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的通知》,开启了EOD模式的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共征集批准了两批94个试点。

解决生态环境治理资金需求难题

根据《关于推荐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的通知》,EOD模式的内涵是以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为引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2021年,日照水库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项目被生态环境部列为国家首批EOD试点项目之一。这一项目通过水库周边生态湿地修复治理和水库源头河道整治,提高了库区水源涵养能力,保障了日照城区饮用水的水源安全。同时,该项目还统筹开展了高标准农作物规模化有机种植,通过延长产业链、打造区域品牌等方式,提升地方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等特点,科学引入榛子、苹果等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构建起以项目收益反哺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条。

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开发银行山东分行为日照水库项目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种植、水生态生物修复、生态体验区建设等提供融资支持,推动了区域实现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筹平衡。

为什么要推进EOD模式?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副司长逯元堂解释说,当前,生态环境治理重大项目的实施面临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入,项目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缺乏资金来源和渠道,总体投入不足。二是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开发割裂,环境效益难以转化为经济收益。比如河道水质改善后,周边环境质量提升,对商业开发、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有明显的价值释放和提升作用。但对于河道水质改善项目而言,并不能享受到生态环境治理后的经济溢价。

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大多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特征,主要依靠中央转移支付或地方财政投入。一旦各级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可能就会影响项目的推进。“很多公益性项目,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体治理等迫切需要实施,也迫切需要找到一些新的渠道提供资金保障。”逯元堂说,EOD模式就是把生态环境治理和与之关联的产业深度融合,以产业开发反哺生态环境治理,让市场化主体把相关产业未来的收益提前投入到生态环境治理中去,再通过后期的产业价值增值,把治理成本收回来。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景区的改造变迁可谓是EOD模式实施的样板。持续130余年的煤炭开采,给徐州这座城市留下了严重的生态赤字,其中贾汪区全区塌陷地面积高达13.23万亩,超出徐州全市塌陷地面积的1/3。

潘安湖位于徐州东北部,十年前潘安湖所在地区,坑塘遍野,荒草丛生,常常让居民“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

为推动当地的治理,贾汪区通过“挖深填浅、分层剥离、交错回填”为核心的土壤重构技术,对因采煤塌陷破坏的土壤进行重构,恢复土地生态调节功能;利用采煤塌陷形成的地形地貌,构建了“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四位一体的综合改造治理模式。

为保护好这方山水,贾汪区还全面淘汰了小煤矿、小炼油、小水泥等落后产能,49条中小型水泥生产线被全部拆除,84家小炼焦厂、小钢铁厂等被依法关闭或取缔。同时,实行荒山造林、蓝天工程、碧水工程等,使地表水水质达到Ⅲ类以上,为100余种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转变。

生态环境改善,让生态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相伴而行,让政府、百姓和企业共享生态环境治理所产生的效益。目前,潘安湖湿地已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国家湿地旅游示范基地,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400万人次,成为淮海经济区一颗璀璨的生态明珠。

合理搭配生态治理项目与关联产业

据统计,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已向金融机构推送了两批共118个EOD项目入库,包括前期支持的94个试点和后来各地申报上来的24个项目,投资总额为6721.2亿元,融资需求4520.4亿元。随着入库工作的持续推进,入库项目数量也将持续增加。很多省份开始积极开展省级EOD试点工作,例如江苏、山东、安徽、福建等就建立了省级EOD项目库。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银行双碳与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倩茜说,生态治理项目存在投资规模较大、生态环境及经济效益显现周期长的问题,因此EOD模式正循环效用需要放入更长时间周期进行评价。

“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同,EOD项目的实施内容、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的组合方式也千差万别。例如有的是河道治理、有的是良好水体保护,关联产业有的是生态旅游、有的是生态农业。不能生搬硬套,需要因地制宜,挖掘特色产业,探索差异化路径。”逯元堂强调,EOD模式有它的适用范围。在治理项目识别过程中,应选择那些实施紧迫性强、生态环境效益高的项目。在关联产业识别中,应选择那些契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生态环境关联度高、收益能力强的产业。治理需求与关联产业之间要有深度的融合关系,努力达到成本收益平衡。

逯元堂说,目前存在大片区开发项目落地和实施困难的情况,这些项目边界和收益不清晰,项目综合成本与总体收益的整体账也很难测算。为此,他建议着力打造“小而美的EOD项目”,建立健全评价考核机制,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监管。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