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柔性材料“硬”起来

信息来源:福建日报更新时间:2023-06-07

当前,显示终端产品形态进入全新变革期,柔性成为各厂商发力的方向。手机、电视机屏幕可弯曲折叠不再是梦,而要解锁这一功能离不开柔性材料。在厦门,就有一家专门从事柔性光学薄膜材料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连日来,位于厦门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的厦门三德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忙碌,300多名员工加班加点,开足马力生产,全力保障订单产品供应。

在消费电子行业特别是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低迷的情况下,三德信的订单却迎来逆市增长。

2015年,创办10年的三德信从电子产品缓冲包装材料制造商转型成为光学显示材料制造商。创始人吴雪和不认为这是一次“跨行业”转型,“只是希望从传统材料领域进入技术门槛更高的光学薄膜材料领域”。

2018年,三德信投入2000多万元,研发出“镭射切割盲孔技术”打孔工艺,大大简化了手机前置摄像头的屏下孔打孔工序,并提升了良品率。“一个打孔工艺,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就像做菜需要盐,虽小但不可或缺。”吴雪和说,这个技术打破了日韩在高端显示屏产业链上盲孔技术的垄断,随后被国内、日本、韩国等世界知名面板企业采用。

这次技术创新,让三德信尝到了甜头。2019年,折叠屏手机来袭,三德信又看到了新的机会——革新柔性显示材料。

走进三德信车间,涂布车间内,几位身穿密闭防尘服、戴着防毒面具的工作人员搅拌着浆料。“这里是GLAM涂布线的生产车间,属于百级无尘室(空气洁净度等级)生产车间,对清洁的要求非常高。”吴雪和说,GLAM是公司最新研发出来的多功能性高分子类玻璃薄膜材料,可折可绕,是下一代柔性屏幕盖板的首选材料。

“未来,更多柔性形态终端产品将不断推陈出新,而赋予产品这种特性就需要引入新材料,让屏幕软下来。在众多柔性材料中,除了柔性基板外,最终能够决定产品柔性形态是否可以实现的关键是一层薄薄的盖板。柔性盖板是决定折叠屏手机柔性形态能否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吴雪和解释说,如果把电子显示屏比作一个三明治,柔性盖板是就是最上面的一层,也是最重要的一层。手机厂商目前普遍采用的柔性盖板材料主要有透明聚酰亚胺薄膜(CPI)与超薄柔性玻璃(UTG),前者柔性好却不耐磨;后者是将玻璃做减薄柔性处理,硬度高却易碎裂,触感也不佳。

此前,通过自主研发的新工艺和防爆层涂料,三德信已可提供相对较优的UTG增强、CPI柔性盖板等解决方案,并吸引美国康宁等先进UTG厂商主动抛来橄榄枝寻求合作。

但创新与迭代,三德信从未停下步伐。经过多年积累,公司最近成功研发出多功能性高分子类玻璃薄膜材料(GLAM),兼具UTG的硬度和CPI的柔性,拥有高硬度、高柔性及高强度的特性。

“在实验室测试评估环节,GLAM表面硬度高达9H,可经受百万次半径为1.5mm的动态弯折,同时经受钢丝绒耐磨万次表面无划痕。”吴雪和说,他们还通过卷对卷涂布工艺,实现GLAM材料与大部分无色透明薄膜进行搭配,如GLAM-PET(类玻璃聚酯膜)、GLAM-CPI(类玻璃聚酰亚胺膜)等。吴雪和透露,目前该材料不同组合都已被国内主流手机品牌搭配最新的折叠项目进行验证。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