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赋能,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更新时间:2022-08-22

    一年一度,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即将召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长胜正在为参会做准备。这几年,因为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山东省农科院一直是农业战线的焦点。此次参会,他准备的材料与科技成果转化有关。

  近3年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该院实施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大动作。

  经过15轮激烈“交锋”,起拍价为5300万元的15号标的布鲁氏菌活疫苗(粗糙型)生产使用权,最终以6000万元成交。这是山东省农科院在去年农科成果拍卖会上的一幕。他们在国内首创了农科成果价值评估机制,并连续两次举办拍卖会,总金额均超1亿元。

  该院大力“破四唯”,强化成果转化指标,多人凭借长期扎根基层一线的突出贡献得以晋升研究员;一批年轻“首席”和“80后”所长挑起大梁……

  科技成果转化是世界性难题。如何推动加快农科成果转化,山东省农科院给出的答案是改革。他们进行了哪些独特探索?效果如何?8月18日,就上述问题,科技日报记者对李长胜进行了专访。

  既要“有地转”,也要“有劲转”

  “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院视察并作出了‘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成为我院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李长胜表示,9年来,我们坚持以“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总战略,以“推倒四面墙、迎来八面风”为总基调,以综合改革为总动力,以破解科研生产“两张皮”为总目标,不断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健全完善成果转化体系,研发并转化推广了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

  谈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李长胜认为山东省农科院进行了5个方面的探索,即提高成果供给质量,实现“有得转”;构建成果转化体系,实现“有地转”;组建成果转化队伍,实现“有人转”;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实现“有劲转”;打通科技进村入户通道,实现“有路转”。

  如何实现“有得转”?对该院科研人员来说,常年驻守在生产一线早已成为常态。

  李长胜表示,他们坚持“四个面向”,引导科技人员立足生产一线,科研选题立项精准聚焦产业需求和农民需要,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同时,围绕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研发了一批突破性创新成果,9年来主持获得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率先主动面向社会公开寻榜张榜揭榜农业科技难题,97项揭榜项目经费达1.32亿元。

  实现科技成果“有地转”,该院联合各级政府和科研单位,建立省级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地市分中心和县域工作站的金字塔式架构,形成了纵向联动、横向联通的“省—市—县”三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李长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们瞄准总书记视察山东省提及的13个特色农产品及区域优势主导产业,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共建75家产业技术研究院、20家创新联合体,边创新、边转化,边研究、边推广。”

  从“破四唯”到“三个突破”,旨在打造新样板

  科技成果转化难,很多时候“卡”在缺少经纪人。

  为实现“有人转”,山东省农科院完善了院所两级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机构,组建了一支由3名专职技术经理人、25名兼职技术经纪人及84名专职人员组成的成果转化队伍,全程服务科研人员成果转化。

  科研成果转化,研发者有何收益?这涉及他们的核心利益。

  为实现科技成果“有劲转”,该院先赋权、后转化,开展了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明确界定收益分配权限与比例,明确转化收益70%归团队成员,个人收益分配比例高达94%,并在二级单位正职持股上实现了突破。

  同时,山东省农科院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破除“四唯”10条意见,明确科技成果转化效益高、长期扎根乡村振兴一线进行品种和技术推广的突出贡献人员,可直聘四级及以上研究员,10人因“破四唯”成功晋升;去年首次实现岗位分类竞聘,专门设立科技成果转化职称系列,岗位评聘中13人晋升高级职称。同时,该院强保护、重运用,出台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意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转。

  2020年,山东省农科院启动了“三个突破”战略:选择该省东部烟台招远、中部临沂费县、西部菏泽郓城为3个样板点,利用3年时间,选派300名科研人员,投资3亿元,探索整县域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

  这是该院打通科技进村入户通道,实现“有路转”的具体行动。

  在“三个突破”战略下,该院为3个示范县累计引进400余个新品种,推广300余项新技术,推广示范面积160余万亩,形成了“专家+农民”利益共同体、“链长制”“包村制”“科教兴村”“党支部+专家+合作社”等“1+N”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农科模式。

  山东省农科院以体制机制改革换来发展活力动力,并诞生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其中,济麦22连续9年种植面积全国第一,累计推广3.3亿亩;“齐黄34”以亩产353.45公斤和302.6公斤创我国夏大豆高产纪录和盐碱地单产纪录。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