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打头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
当今世界,科技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作出建设数字福建重大决策,开启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亲自倡导推动“院士专家八闽行”,不断深化中国科学院与福建各领域合作;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导各类人才到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多年来,我省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理念和实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跑出了科技创新“加速度”。新福建建设十年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6300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指数居全国第三,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有了良好基础。
通其变,天下无弊法。如果说科技创新如同“拿着锤子找钉子”,那么产业创新就像是“找准钉子造锤子”,两者深度融合、双向奔赴,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提出海洋强省建设,针对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强调要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解决海洋经济发展掣肘问题。当前科技创新工作步入“深水区”,迫切需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新生态,推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金融服务、人才支撑的科技创新全链条同向发力。深化项目管理、科研评价、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改革,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放开手脚,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聪明才智。
身处技术革命的前沿,企业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尤为关键。在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又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天然具有联结科技与产业的能力和动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善于抓“两头”:一头抓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领军企业,支持其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等方式,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另一头抓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帮助其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科技创新从供给侧提供源头活水,产业创新从需求侧提供应用和资金支持。当年正是在习近平同志的长期关心下,“以草代木”的菌草技术从福建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我们要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新生态,推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金融服务、人才支撑的科技创新全链条同向发力,持续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实现“从0到1、从1到N”的转化跨越,不断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勇立创新潮头,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奋发有为、走在前头,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