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规范并重 整治数字经济“鲍莫尔病”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更新时间:2021-10-1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视频致辞中指出,要合理界定数字产权,克服“鲍莫尔病”和“数字鸿沟”,实现包容性增长。

  什么是“鲍莫尔病”?它为什么会成为近段时间颇受关注的经济热词?

  1967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Willian Baumol)在《非平衡增长的宏观经济学:城市危机剖析》这篇论文中提出一个经济模型。在几个关键假设条件下,鲍莫尔把宏观经济分为具有正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进步部门”和不存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停滞部门”。随着时间的推移,进步部门的劳动力成本将维持不变,而停滞部门的单位产品成本则不断上升。最终,经济整体的生产率增长出现下降甚至停滞,“鲍莫尔病”随之产生。

  虽然鲍莫尔的理论模型假设过于简单,但解释了主要经济体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的产业结构变迁及经济增长趋势。“鲍莫尔病”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也成为每个国家都不能忽视的问题。

  本质上看,“鲍莫尔病”反映的是产业部门的不均衡发展,但却足以警诫人们当下数字经济时代的诸多经济现象和问题。

  正如刘鹤所言,互联网不断拓展新边疆,已经对产业发展、经济结构、社会生活和国际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广阔新机遇,但其迅猛发展特别是无序扩张,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问题。

  有目共睹的是,近些年,数字技术为各行各业带来的巨大活力和对创新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劳动生产率增长率高的“进步部门”和劳动生产率低的“停滞部门”之间的不平衡增长问题。但“鲍莫尔病”作用于实体经济和消费互联网之间的迹象越发明显,也同样不容忽视。

  随着资金和人才大量涌入消费互联网,成本越来越高,泡沫越来越大,而以制造业为代表、亟须创新驱动的实体经济却面临“失血”,成长空间被严重挤压。

  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产业内部的“鲍莫尔病”症状明显,头部企业基于技术和规模优势,发展飞速,而小企业发展空间狭小。

  “进步部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支撑和未来希望,“停滞部门”则需要转型、升级、改造。但若缺乏规范和监管,技术与资本合流形成的“技术利维坦”将不断向其他相关行业拓展延伸,势必会出现垄断、窒息竞争,妨害包容性增长。

  因此,依靠政府加强政策引导,用好各种数字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新商业模式,营造一个更公平发展的环境,才能让先行者更加肌体健康,让落后者找到成长路径,进而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更有效配置,真正促进包容性增长,实现规范与发展并重。

  刘鹤强调,中国宏观经济总体稳定,有经验和能力管控风险,发展前景十分光明,将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软件产业发展,持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支持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