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园区企业数突破10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1000家——

厦门火炬高新区:创新驱动逆势开新局

信息来源:福建日报更新时间:2021-01-27

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2020年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011.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57.5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净增企业2236家,企业总数突破万家,国家级高新企业总数突破千家……22日,厦门火炬高新区2021年度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发布的一连串逆势增长的数据成为火炬高新区克难而上、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2020年,我们齐心协力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战,创新活力持续激发,产业韧性持续增强,经受住了疫情和外部压力‘大考’。”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特区建设40周年、高新区建区30周年。立足新起点,奋勇开新局,今年,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力争达到10%以上;到2025年,力争进入国家高新区第一梯队。园区总营业收入达55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4500亿元,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高新区营业总收入比重超85%,产值百亿企业数实现倍增,“三高”企业达1700家。

招大引强后劲足——

园区企业总数突破万家

神州鲲泰厦门生产基地是神州数码首个自主品牌服务器及PC产品生产基地,主要生产搭载鲲鹏处理器的神州鲲泰系列产品。作为2020年厦门火炬高新区新引进的百亿级项目之一,该基地的落地,既为助力厦门数字经济和鲲鹏计算产业生态的加速发展打造了核心载体,也为厦门发力信创产业再添砝码。

一年来,围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火炬高新区将招商引资的重点瞄准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提升产业能级。以信创产业为例,园区引进了神州鲲泰、中标麒麟等一批领军项目,会同市工信局成立了厦门市信创产业联盟,并以打造“中国服务器制造之都”为目标,助力厦门市成为全国少数几个完整布局信创产业链的城市。

“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高新区坚持招商引资不断线,实现高质量招商全面拓展。”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2020年,火炬高新区完成落地项目1259个,总投资1769亿元。落地高能级项目25个,推动电气硝子、联芯等龙头制造业项目持续增资扩产,实际利用外资累计30亿元。净增企业2236家,企业总数历史性地突破万家,成为我省首个企业数量突破万家的开发区,其中国家级高新企业总数突破千家。

招商不断线,建设加速度。过去的一年,不仅有更多优质项目扎根,项目建设也跑出“厦门速度”。中航锂电项目仅用2个月完成洽谈到签约,2个月完成征地到开工,4个月完成一期项目封顶,1年实现投产。天马6代项目仅用1个多月即完成第一批用地规划调整、场地平整、挂牌出让等任务。

招大引强也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后劲。截至2020年底,火炬高新区2019年以来新招商项目累计实现产值(或营收)726.9亿元,缴纳税收11.8亿元。其中,浪潮项目累计贡献产值27.3亿元;天马6代AMOLED、中航锂电2个百亿级项目于2020年开工建设当年即贡献固投71.5亿元。

创新发展活力强——

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

在不久前工信部公布的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18家来自厦门火炬高新区的企业上榜。这些块头不大却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小微企业,持续走“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型”之路,实现了从“小而多”到“精而强”的蜕变。

2020年,高新区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3家企业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4家企业入选“中国互联网百强榜”,3家企业获评“全国软件竞争力百强”。19家企业入围福建省互联网企业30强。由园区企业主导参与的16个研发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我们不断优化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引导企业提高核心技术能力,以技术创新来塑造发展的硬核实力。”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园区引进中科院西光所、微软、IBM、SAP等创新赋能中心。全年新增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占比全省57.1%。火炬石墨烯孵化器成为全省仅有的两家国家级专业孵化器之一。全年新增5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总数达到21家,占全市47.7%。双创示范基地继2018年后再次获得国务院办公厅表彰,厦门软件园获评首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此外,通过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整合推出“创新十九条”等政策,全年投入科技三项与重大产业项目扶持经费16亿元,高新区特色孵化载体建设经验评为全市5项改革创新最佳案例之一。“火炬创新券”使用额比增117%,合同数比增68.2%。实施大学生储备计划,举办火炬创业成长营等人才服务活动。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照“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的新使命、新定位,高新区将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厦门火炬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高新区在新起点上发展绘制“路线图”。

优化环境潜力显——

加快建设金砖创新基地核心区

不到半年的时间,厦门火炬高新区通过引入中兵国调基金、联和二期、武岳峰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基金等三只规模达90.25亿元的子基金,为园区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立足企业需求,精准提供服务,过去的一年中,高新区持续培育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成长、产业壮大保驾护航。去年10月30日,厦门火炬高新区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与金融服务平台正式启动,两个平台分别以“线上超市”形式,提供从整体方案到单一产品的智能制造全方位服务,以及通过大数据匹配和金融机构竞价模式,帮助企业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除了市场服务在创新中拓展,政务服务也在改革中提效。高新区创新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开设企业服务专窗,实现企业开办“一窗通办、一日办结、零收费”。建设智慧政策服务平台,实现75个企业服务事项网上简易申报。“免企业申报”政策增扩至14项,兑现扶持资金近5500万元,经验案例获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

不仅是创新创业的“软环境”,高新区也积极搭建产业扎根的“硬核平台”。按照“产城融合”理念,高新区制定了《火炬高新区“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了同翔高新城“十、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去年高新区新增储备产业用地超2000亩,盘活园区未充分利用产业用地超100亩。全力保障天马6代、海辰、亿联网络等重点项目用地。

“随着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全面铺开,高新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有望乘势驶入‘快车道’。”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将致力于建设金砖创新基地核心区,突出创新基地主平台功能,以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为核心,着力打造一批科技孵化、公共创新平台、金融服务、人才培训交流等示范性项目,为全市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多做贡献。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