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法海水淡化系统为海岛“解渴”

每天可提供10万吨淡水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更新时间:2020-09-28

     在浙江省舟山市鱼山岛上,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由于岛上淡水资源匮乏,仅能勉强满足原有居民日常用水,如何充分保障项目建设期所需工程用水和工人生活用水,过去令建设单位十分困扰。

  中国化工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化工杭州水处理)承建的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一期10万吨/日膜法海水淡化系统已通过验收,这个目前国内石化行业已建的最大膜法海淡工程也顺利投入运行。

  “这一海水淡化系统2017年5月启动,设计、制造总成本2亿多元,淡水处理总量为10.5万吨/日淡水,投入运行后为项目所有工艺投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淡水资源保障,同时也为海岛5万多人提供了应急生活水源。”中国化工杭州水处理负责人王寿根介绍道。

  用空间换面积,倒逼装置单机产能提升

  位于鱼山岛绿色石化基地,总投资1730.8亿元的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是目前世界上投资最大的单体产业项目。其中项目一期已于2019年底全面投产。

  “有4万多名一线员工参与一体化项目建设,工程用水和岛上工人生活用水每天耗水量达5000吨,此前主要靠海底铺设输水管从黄泥湾水库调取淡水勉强维持,存在用水点的水量水压无法保障等问题。”王寿根介绍道。

  王寿根说,作为浙石化项目中一期10万吨/日膜法海水淡化系统的总包方,中国化工杭州水处理从浩瀚的海洋中就地取材,采用了独立研发并拥有关键工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技术,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并派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团队驻扎一线。

  据介绍,由于鱼山岛上项目用地为开山填海形成,地质条件较差。若按常规项目的设计条件,开挖管沟的方案土方量较大,沉降风险高,可执行性较差。设计团队采用了二层钢构平台的架空设计。

  “项目占地空间也有限,我们减少了装置数量,增加了装置的单机产能,成功研制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水反渗透单机装置(日产水35280立方米/吨)和国内最大的卧式过滤器。”中国化工杭州水处理总工程师杨波补充道,同时运用空间换面积的思路,将所有的反渗透机组均采用二次架空平台,上方放置装置,下方安装管道。

  作为浙石化4000万吨/年一体化项目的配套工程,该海水淡化系统建成后,解决基地石化项目庞大的淡水需求量,也为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打造世界级大型、综合、现代化的石油产业基地提供了基础用水保障。

  追求超滤水质,海水淡化有了新思路

  “中国化工杭州水处理经过50余年的技术进步,逐步完成了日产百吨级、千吨级、万吨级直至十万吨级海水淡化装备及工程技术的开发。”王寿根说,成果水平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今年1月,中国化工杭州水处理成功中标二期15万吨/日膜法海水淡化系统。3月,总投资829.3亿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油化工一体化二期项目开建。

  “二期项目的海水淡化系统建设目前为设计和设备采购阶段。根据在浙石化一期项目中获得的技术经验,我们对大型海水淡化系统提出了两个新的解决思路,可以尝试推广应用。”杨波表示。

  杨波说,一是基于成功研制出日产能35280立方米/吨的超大型海水反渗透装置,该装置的成功投产,标志着国有海水反渗透的单机制造能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准。同时装置的稳定运行,也说明了国内海淡系统设计的能力已具备了承接更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的可能。其次,根据浙石化项目的使用结果反馈,超大型卧式过滤器在东海海域比超滤系统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其产水水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传统的超滤系统相媲美。既减少了海水淡化项目的设备投资,又降低了海水淡化系统的吨水电耗和药耗。相对于超滤系统,超大型卧式滤器便捷的操作和友好的环境影响都在不同层面上有所超越。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