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祥琬院士:中国科技如何赢得未来?

信息来源:信息化协同创新专委会更新时间:2020-09-06

    “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清单很长
    我国的科学技术正在快速进步,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离建成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应该说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这个差距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不是说抓住一两个痛点,攻克一下就可以了。而且,我们在努力创新,别人也在创新,所以这个事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
    最近,对“卡脖子”讨论比较多,其实,这既不是新问题,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历史上很多的例子都表明:买不来的,讨不来的,这种核心技术常常自己下大决心,做大功夫,也就搞出来了。两弹一星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卡脖子”也不是坏事,反倒是好事。反之,买得来的,常常自己做不出来,我们国家的航空发动机是大家经常列举的一个例子。
    特别强调的一个方面就是:高端的科学仪器的制造和创新的能力。大家去实验室看看,去医院看看,大部分好的仪器、设备都是进口的。
    高端仪器设备的制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我们国家正在抓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加油。举一个例子,最近也是科技部的一个高端仪器设备的项目——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研究团队一直很苦恼达不到目标,攻关了七年以后,在一批中青年的努力下达到了预定的指标。当然,不是说所有的东西都得国产化,但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颠覆性技术要尽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另外,有些核心技术并不是谁卡我们的脖子,而是大家都在努力,尚待突破的。比如说,发展新能源必须配套的高能量密度的储能技术,化学储能技术现在国内外都进步很快,谁掌握了这个领域的科技制高点,就能引领绿色低碳能源的未来。
    如何赢得未来?
    我想可以说,基础赢得未来,人才赢得未来,教育赢得未来。
    上面提到的仪器设备也好,储能技术也好,都涉及到来自基础科学的原始性创新。如材料科学的一些突破和创新就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加强基础科学研究要坚定不移,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方针。
    科学的发现和技术的创新靠的都是人才,人才创造未来。而源源不断的创新型人才从哪来?我想来自于教育,所以要深度改革我们的教育,解决钱学森之问。当我们能够培养出一代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人才,而且能吸引世界各地的高水平人才的时候,我们必将赢得未来。
    我们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
    突破一系列核心技术,以创新驱动高质量的发展,要求科技工作者做出高水平的工作。我们的社会治理,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科技评价体系等,要有利于科技工作者无后顾之忧,集中精力来做学问。
    而对科技工作者本身来说,高水平的工作常常是长期努力的结果,需要坚韧不拔,要坐得住冷板凳,力戒浮夸和骄躁。再困难也不要气馁,不要妄自菲薄;再有成就也不要自满,不要自以为了不起。
    为了高水平的工作,还需要创造宁静的、干净的环境,宁静是利于创新的环境特征,宁静才能致远。同时,需要一种为实现科技强国伟大目标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最近常常说到名利双收,我认为名利双收是合理政策的结果,不应该是科技工作者内生动力。老一辈的成就告诉我们,以民族振兴为已任的奋斗精神才能真正靠得住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是推动科技创新强大的力量源泉,国内外的成功范例都证明了这一点。精神建设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文化保障。
    今天我们科技媒体界举办这个沙龙,表明了他们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使命感,媒体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希望媒体努力在建设一个宁静、干净的环境,落实科技创新的文化底蕴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湖南大学教授:科研应崇尚少拿项目多出成果
    最近,“项目多”引发关注和热议。“项目多”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设置的项目种类繁多,而且因各自为政而重复严重,二是部分骨干科研人员承担的项目过多,特别是,科研人员不管有否或有多少在研项目,仍要不断申请项目,拿项目竟然也成了科学研究的目标。
    “项目多”的根源看似在政府相关部门,实则与科研人员项目需求大不无关系,而科研人员项目需求大的根源主要在学术评价和考核机制——项目与成果一样,成为学术评价和考核的关键性指标。以大学教师为例,在职称晋升、博导硕导资格审核、人才计划评选、年度和聘期考核等“卡脖子”环节都要看项目,甚至看当年或聘期内新增的项目。大学之所以在评价和考核教师时看项目,相当程度是因为大学在许多重大事项上同样要被看项目,例如,学科、学位点、国家和部省重点实验室等的评估以及影响大学声誉的各种大学排名(主要是国内排名)都看项目,包括看级别、数量和经费。
    “项目多”对科学研究的好处最直观的是可改善科研条件,例如可添置更多高精尖设备。但科研条件的改善应当有个度,一味地追求条件改善并不一定有利于做出更好的科研成果。一方面,研究表明,科研人员设备多就像儿童玩具多一样,是创造力的杀手。另一方面,过度依赖高精尖设备的科研,至少从方法和技术上看,就已欠缺了创新。历史上,从近代实验科学的创始人伽利略到众多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其开创性成果如果需要实验的话,基本上靠自制仪器做出。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产生过许多诺贝尔奖得主的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在其历史上,研究前沿课题所用的仪器主要是自制。他们有个观点:实验的教学价值时常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也就是说,越是高精尖仪器,其教学价值越低,从而培养出杰出人才的可能性越小。
    “项目多”对科学研究的丁点好处相对于其弊端来说得不偿失,其显而易见的弊端例如:一、浪费时间,搞乱心思。对科研人员来说,时间和心思远比项目珍贵。“项目多”造成科研人员耗在申请项目和应付结题上的时间太多,而一个科研人员同时承担多个项目,难以专注于同一科学问题。二、阻碍合作。“项目多”造成人人都是“老板”,而看项目只看主持项目,就像看论文只认第一作者论文,又逼迫人人都当“老板”,人人都是“老板”,还有争取项目之外的合作么?三、助长了以获取为荣的科研文化和社会风气。“项目多”本质上是获取的经费多,跟科学研究本该致力追求的成果多、成果大完全不是一回事。鼓励甚至逼迫“项目多”,难免鼓励甚至逼迫获取多,这与我们社会的价值观也是相悖的。
    无论从有利于科学研究本身看,还是从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看,科学研究应当崇尚少拿项目多出成果、拿小项目出大成果。要促成这一点,除了靠科研人员的自觉外,当务之急是在各级各类学术评价和考核体系中,废除科研项目指标,真正建立一种国际通行的完全基于科研成果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国际上,项目再多再大,从来没有被学术同行作为学术贡献和水平的判据,典型的如诺贝尔奖的评选,而纵观非国内的世界一流大学,它们也无一例外从来都以取得的科研成果而不是获取的科研项目为荣。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