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加强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土壤,努力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锻造科创强引擎

信息来源:福建日报更新时间:2024-03-18

沿着苏颂大道,途经丙洲向南眺望,一排排滨海摩登大楼矗立。这里是厦门正重点打造的科学城。

瞄准原始创新,培育研发产业,肇始于2021年的厦门科学城正快速推进,彰显厦门发力科技创新的勃勃雄心。

科技创新平台“争先进位”,源于2023年厦门全面深入实施的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去年,厦门召开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科技领域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科技创新大会,聘请40位顶尖专家为厦门市科技顾问,并正式发布《厦门市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实施方案》。

号角声起,“切实把发展动能转换到依靠科技创新上来”已在厦门上下达成共识。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动能转换,厦门正直指国家区域科创中心,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一个共识凝聚创新力量

新年鹭岛,春潮涌动。

龙年伊始,多家国内品牌企业、上市公司纷纷宣布,来厦设立公司。

东华软件出资人民币1亿元设立“东华软件(厦门)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中铁在厦门成立智慧停车投资发展公司,注册资本约2亿元;金杨股份拟投资6亿元在厦门建设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上市公司利亚德也在厦门设立利亚德(厦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光学光电子研究和试验发展……

知名企业纷至沓来,高新企业扎堆入驻,彰显厦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效。

厦门的创新基因在哪?

自古,厦门就有深厚的科技创新意识。1000多年前,厦门诞生了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苏颂,他主持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科技遗产。近代,厦门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也是一位“科教兴国”的先行者。

“特区经济社会要迅速发展,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位置。”改革开放以来,厦门以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载体,逐渐形成城市创新体系。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首个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城市示范……厦门市先后得到的一系列荣誉和称号,让创新成为厦门的城市标签。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厦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主攻方向就是科技创新。”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孔曙光表示,去年以来,厦门谋划实施了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工作,这些思路举措与中央相关部署高度契合。

根据2023年发布的《厦门市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实施方案》,厦门确立“四个一”科技创新工作重点,即咬定一个目标:切实把发展动能转换到依靠科技创新上来;实施一个工程: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建设一个平台:厦门科学城;营造一个生态: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越是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加大科技投入。厦门明确,首先要做的,就是树起一面“旗帜”,向全社会释放明确、强烈的信号,凝聚创新共识。

今年2月底,厦门发布《关于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若干措施》,旨在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发展新动能。

“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是厦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孔曙光介绍,今年厦门市将聚焦源头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力做大科技创新资源增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力争2024年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达3.4%,净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0家。

一个载体打造标志性工程

厦门环东海域,同安银城智谷是厦门科学城核心区。去年7月交付使用的科学城Ⅰ号孵化器便选址于此。孵化器办公面积共9.3万平方米,配备了高标准的办公条件。

在Ⅰ号孵化器内,张铭耀和他的思拓睿科技,把研发重点锁定在机器人上。企业的研发团队里既有哈佛博士,也有来自行业头部企业的技术精英,他们的第一个研发产品——高精度巡检机器人计划于今年发布。

“我们去年9月才来,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项科技成果的孵化。”在张铭耀看来,厦门科学城内的科技创新氛围,很吸引以研发为主的创业团队。“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孵化器还在成果转化应用和资本对接上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

两年前,Ⅰ号孵化器周边的创新条件没有这样优越。作为厦门科学城内首个以“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为主的园区,Ⅰ号孵化器承担了重要的科学要素保障任务。

新质生产力更强调原始创新与颠覆式创新,更强调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这就要求创新载体必须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

“厦门能够及时捕捉技术变革和科技革命的前沿,但若没有丰厚的创新资源,难以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孔曙光介绍。

瞄准厦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痛点,年轻的科学城,定位为“科学家之家、创业者之城”,开始布局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孵化。

酝酿于2021年,于去年3月29日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正式启动,厦门科学城建设开始了提速换挡。组建科学城管委会,成立运营公司,构建形成“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未来产业园+创新飞地”孵化培育体系,在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厦门科学城从全局谋划,旨在打造支撑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创新高地,努力突破一批“厦门产”原创性引领性创新产品和技术。

这项标志性工程,最先发力的就是Ⅰ号孵化器。通过引进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成果转化基地,孵化器牵引带动北大、清华等20多所“双一流”高校科技成果来厦转化,超过80个项目顺利落地。

稳步推进的Ⅱ号孵化器,则主要承载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翔安创新实验室、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筹)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及上海、南京等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和产业溢出。

目前,厦门科学城已集群化布局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和成果孵化转化平台,加快推动一批重点优质项目落地。记者了解到,厦门科学城已签约可靠性系统工程研究院等8家新型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引进落地詹启敏、王琦等一批院士团队,核心园区载体累计注册各类企业超过1600家,2023年实现营收300亿元。

一批要素加速流向新质生产力

一个共识、全新载体,构建出厦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格局。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新年伊始,厦门市拔尖人才洪万福就赴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这位土生土长的福建人,曾在清华同方、戴尔等知名科技企业担任首席架构师,申请了50余件发明专利,参与了30余项国内外行业标准的制定。

2014年,这位“80后”创业者在AI行业还处于萌芽探索阶段时,就被吸引至厦门,成立渊亭科技,深耕认知智能和决策智能细分领域。

洪万福告诉记者,自己是厦门高校的学子,深刻感受到城市的开放与创新。创业初期,他就获得厦门青年“双百计划”创业人才的资金扶持,2023年,他入选厦门市拔尖人才。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依托。

去年底,厦门公布第十二批拔尖人才名单,评选出99名专业领先、贡献突出的杰出代表。“拔尖人才是厦门市出台最早、实施时间最长的人才政策,自1990年启动以来,累计评审12批共828人。”厦门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才带领厦企在前沿技术方面占据主动权,展现出了增强产业发展动能的“头雁效应”。

目前,厦门人才资源总量达163万,高层次人才近2万人,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入选“外国专家眼中最具潜力的中国城市”。发挥人才创新动能,厦门正聚焦人才引、育、用、留等环节,提出改革举措。

科技金融紧密结合,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10年前,本着“扶早、扶小、扶科技”的理念,厦门开始探索财政科技资金与金融资金共同投入的新方式。如今,厦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厦门科技创新创业引导基金首批参股子基金已有8只落地,市技术创新基金规模扩大到300亿元,科技担保贷款、科技信用贷款、科技保证保险贷款业务累计发放贷款超过210亿元。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因素。”孔曙光表示,今年,厦门市科技局将以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目前,厦门市科技局正持续推进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体制机制创新,依托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统筹建设概念验证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研发创新载体,筹建科学家基金,运营孵化载体,探索“拨投结合”新范式支持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

数据显示,2023年,厦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3%,位居全国前列,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600家、累计超4200家,占全省30%;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5家,居全省首位。

科创春潮涌动,厦门发展新质生产力风帆正满。

“没有科技创新,就会被时代抛弃,唯有科技创新,才可能赢得未来。”厦门市主要领导表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我们正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大力推进全面创新,努力打造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