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势强链,抢占“智”高点

信息来源:福建日报更新时间:2023-03-13

日前,漳州市龙文区石英钟表产业集群喜获“国字号”金字招牌,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该集群为漳州市唯一入选集群,全省仅5个产业集群入选。

“国字号”金字招牌的落地,缘于龙文石英钟表产业的“体量”和“速度”——全球每3只石英钟,就有1只来自龙文;每1秒,龙文就有3只石英挂钟和12只石英钟表机芯面世。

近年来,领跑全球“钟表速度”的龙文钟表集群,正在加快布局智能穿戴设备行业,走向突围之路。近日,记者来到一线,实地探访龙文钟表集群求新求变的密码。

“智”造开辟新赛道

走进位于龙文区蓝田经济开发区的恒丽钟表工业园,在恒丽电子迪卡侬精益生产车间内,只见4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机芯组装、真空试漏、FQC检验、成品包装……12道生产工序一气呵成。

“我们车间每天大约能生产7000只运动手表。生产每只运动手表所需的20多个零配件,在我们园区内都能集齐。”车间负责人李金虎说。

20世纪70年代末,漳州国营钟表厂诞生。20世纪90年代起,漳州民营钟表企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21世纪初,漳州钟表开始大规模走向世界。如今,漳州钟表已经形成从配件生产到组装成型的完整产业链。上游有生产模具、钟壳、表壳、表针、表带的企业;中游有生产钟机芯、表机芯、钟表装备组件的企业;下游有石英钟、智能钟表、公共建筑用钟、区域时间统一系统等企业。2021年,龙文钟表集群129个生产企业总产值达65.69亿元,其中主导产品产值达48.3亿元。出自集群的石英钟配件在全球占有率达70%以上。

然而,随着消费迭代升级和智能时代的到来,几十年来一直走“高性价比”和“默默无闻”路线的漳州钟表产业面临发展瓶颈。

“近几年,各大科技巨头生产的智能手表成为市场宠儿。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漳州钟表研发力度、产品智能化、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愈发凸显。”恒丽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邵跃明说。

痛点,亦是突破点。

2019年,“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恒丽电子有限公司牵头,与中国钟表协会、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瑞士独立制表人协会等17家工业设计企业、相关制造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按照“平台+公司”的模式,创建励创海丝(福建)钟表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为集群发展提供共性基础研究、技术、设计开发等服务,研究开发出“带内照明光伏景观钟”“可降解塑料钟壳”“离子喷镀”等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近年来,依托研究院的技术,恒丽电子有限公司将产品发展方向瞄准大健康细分领域,生产面向老年人和小孩的智能运动手表。目前,该公司和西安交通大学生命技术与科学学院联合研发了一款专门面向60岁以上老年人的手表。它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当健康指数超标时自动报警。同时,手表还具备精准定位功能,以防失智老年人走失。目前,该款智能运动手表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上市。

精准招商补链条

从传统走向“智能”,光靠龙头企业不够。地方政府牵头编制产业链招商地图,按“图”寻宝,沿“链”招商很关键。

去年7月,漳州市首个新型智能产业园区——恒丽智能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园区招商方向为钟表、智能穿戴设备相关的精密仪器制造产业,发展高精尖制造产业。“我们计划面向厦门、广东等地,引进电子智能产品研发、生产型企业。同时,将符合入园标准的钟表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到园区,引导漳州传统钟表行业向可穿戴智能设备产业的延伸。”恒丽智能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林光介绍,未来该项目将成为集研发中心、生产中心、电商中心等为一体的产业综合体。

今年刚开春,龙文钟表行业就传来好消息:在龙文区五大产业园联合招商推介会上,恒丽智能产业园与两家来自深圳的智能穿戴研发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项目主要聚焦智能运动手表天线和表壳离子喷涂等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将进一步完善龙文钟表集群产业链。

林光介绍,恒丽智能产业园由4栋智能厂房和1栋综合楼组成。综合楼容纳以研发为主的非生产型企业以及电商孵化中心,4栋智能厂房预计将容纳20~30家生产型企业,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同时,智能厂房将践行“工业上楼”新型楼宇模式,1~3层为生产车间,4层用作展厅、仓储,5层用于办公和研发,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推动培育“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发展格局。

钟表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之路,只是龙文区产业集群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龙文区围绕食品饮料、家居日用、电子机械装备三大优势主导产业,依托科技产业园、新兴产业园,构建起“3+N”产业体系,推动辖区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升级换档。2月,在龙文区五大产业园联合招商推介会上,力推“产业集聚+特色产业园”的发展模式,根据科技产业园和各新兴产业园的发展定位进行精准招商,铸强产业链条,完善产业生态。

“坚持产业为魂、项目为王、效率为先。”龙文区委书记朱真表示,今年,龙文将主动开辟战场,抢抓政策窗口,推动要素向各大产业园区集聚,做好“筑巢引凤”“借鸡生蛋”。加快研究《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实施方案》,为改扩建项目提供政策指导和支持,真正让“黄金地带”产生“黄金效益”。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