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向善引导 让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更新时间:2022-04-25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同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致辞中强调,科技向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

  科技向善,即主动利用科技手段解决社会难题,把向善的理念融入到科技应用、产品设计及制造过程,为公共利益特别是脆弱群体(即老弱病残和贫困人口)服务,追求社会价值创造及社会效率提升。这其中,将科技向善理念融入更多企业的发展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科技向善包含四方面内容

  企业科技向善应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科技普惠,即使用科技手段造福更多人群,诸如手机、微信的创新使全民受益。

  二是用科技手段解决社会脆弱群体的特殊困难,如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盲人设计更为智能的盲杖。

  三是关注特殊人群享用新科技时的特殊困难,如专门研制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使用的手机,或研究方便他们购物的支付手段。

  四是不能利用科技手段作恶,避免出现“大数据杀熟”“算法误导用户”等现象。

  当前,科技向善还没有成为所有企业的共识。典型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一些企业的创新更多地关注盈利性,从而出现了忽视科技造福更多人群、关怀社会脆弱群体等现象。

  在科技应用的最前端关注科技向善

  企业怎样做到科技向善?

  首先,企业应将科技向善融入到最基本的经营理念之中。应想到要用科技为客户创造利好、谋取福利;要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不单是为企业自己创造新的利润。其次,需要在科技应用的最前端关注科技向善。即在新产品研制、新业务开发环节,就应关注科技普惠、用科技手段解决社会脆弱人群的特殊困难、特殊人群享用新科技时的困难等方面问题,以及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对科技的偏好差异。

  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多层次、多族群、多样化的特征,企业应本着科技向善理念,为各层次消费者研制有针对性的创新产品。企业应借助新兴科技,专门研制、提供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及偏远地区居民所需要的、不同于大都市和省会城市居民需求的产品及服务。

  加强对科技向善的政策性引导

  现阶段,仍然缺少对企业科技向善的政策性引导。尽管中国科协已做出了相关倡议,但政府监管部门还没有研究出台相应的规范性文件。

  例如,引导企业披露自己践行科技向善的经营信息。相关行业协会,也应从行业自律的角度,结合本行业技术、生产、产品销售及使用的特点,对企业提出科技向善的自律性要求。特别是要通过相关法规、规范的出台及实施,抑制当下一些企业侵犯个人隐私、大数据杀熟、垄断数据、算法歧视等现象的发生,以及用普通消费者难以理解的高科技知识忽悠消费者的做法。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