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是《国家安全法》公布实施以来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良好氛围”。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学院院长范维澄,在去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为千万大学生在线讲述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疫情防控。他深有感触地说,贯彻执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才能统筹做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2020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加大,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交织,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以及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导致世界经济陷入低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福全解释说,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发展和安全这两件大事都办好,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科技怎样支撑和保障国家安全?应对人类面临的公共安全、粮食危机等挑战,我们又如何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维护、塑造国家安全的能力?科技日报记者请几位权威专家释疑解惑。
增强塑造国家安全态势能力 自主创新是内核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首次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列专章作出战略部署,突出了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
“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孙福全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科技保障国家安全,必须把创新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不断增强科技支撑国家安全的体系化能力。
如何强化科技支撑国家安全的体系化能力?孙福全给出了建议:加强战略科技力量,提升战略科技创新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牢牢把握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为国家持久安全提供不竭动力;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夯实维护国家安全的科技能力基础。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10点要求,其中第九条明确指出,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不断增强塑造国家安全态势的能力。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不断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在孙福全看来,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关键是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综合实力,做到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仍存在基础研究薄弱、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层次人才缺乏等短板。唯有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为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孙福全指出,比如,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同时,要注意防范和化解科技自身的安全,如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技术对社会伦理产生的冲击,做到防患于未然。
那么,科技又怎样助力塑造国家安全态势?孙福全说,依然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彻底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此外,还要健全科技安全工作体系,建立科技安全管理责任机制,建立健全科技安全预警体系,加强科技安全法规制度建设,等等。
从被动应对到超前部署 公共安全取得长足进步
应对人类面临的气候变化、公共安全、粮食危机等共同挑战,科技的表现同样亮眼。
“相比于十八九年前,我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降低了98%。”范维澄以公共安全中的事故灾难为例说,通过三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我国健全完善法律法规,理顺了管理体制机制,产出的科技成果支撑煤矿安全实现大幅好转。
值得关注的是,自《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首次设立“公共安全”领域以来,我国公共安全科技得到长足发展,基本实现了支撑公共安全保障由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的战略转变的总体目标。
“如果说2003年的非典是被动迎战,去年的新冠疫情则是中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动出击。”范维澄感慨道,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复杂严峻的疫情面前,中国科技亮出了高分答卷。
做好国家的公共安全保障,此前强调的是技术、管理双轮驱动。而今业界的共识是,公共安全的支撑要素,是科技、管理和文化三足鼎立。
“紧急救援白金十分钟,黄金一小时,在重大自然灾害非常困难的环境下,媒体报道的72小时其实很难存活。”范维澄强调,白金十分钟,靠的就是灾害发生地人的自救和互救,“政府下最大力气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应急救援,而不是等着被动救援,提升民众安全素质很重要。”
范维澄透露,未来15年来,我国公共安全的核心任务,要实现国家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包括提升风险评估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综合保障能力等。而这一切,依然需要科技提供的新动能。
捍卫粮食安全 要充分释放科技潜能
俗话说无粮不稳,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来自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种植面积占到95%以上,其中水稻、小麦、大豆等作物为100%自主品种,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录祥介绍,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达到1.5—2亿吨,口粮供给绝对安全。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的最大挑战是结构不平衡,肉蛋奶生产需要的饲料粮——玉米、大豆2020年进口量分别超过1100万吨和1亿吨,而我国玉米、大豆的单产与发达国家相比只有其60%。”刘录祥说,中央反复强调提出要稳住面积、提高单产,确保扛稳粮食安全的责任。“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提升饲料粮产能,是涉及粮食总体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的战略问题。”
数据显示,2016年—2020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减少了1200多万亩,总产量却从1.33亿吨增至1.34亿吨。与之相关的另一个数据是,当前,全国小麦的平均亩产为382.8公斤,最高亩产是856.9公斤。
刘录祥认为,平均产量和最高产量相差近半的原因,是增产的技术、品种、水肥管理等并未完全落实到田间地头。在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小麦总产量不减反增,历史经验证明,品种科技在提高单产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
“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当务之急要让先进的科技落实到位,逐步缩小品种的平均产与最高产的差距,从而整体拉升全国平均水平,在相同的面积上不断提高总产量。”刘录祥说,中长期而言,则要强化种业基础研究,加大育种核心技术创新,开发优良品种,进而打好种业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