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的联姻催生了科学纪录片这一独特类别。中国的科学纪录片从承载全民科普任务的科教片中脱胎而出,以科学和人文的双视角检视和透视了科技进步带给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和思维情感的跃迁。近年来,科学纪录片俨然成为当代中国科学传播的主力军。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原创出品的大型4k超高清纪录片《智造美好生活》,先后在央视中文国际、综合、纪录等多个频道播出,并在央视频、优酷等互联网站,香港、澳门以及亚欧多个国家海外电视频道和新媒体平台同步上线播出。
“全片紧扣科技创新这一时代主题,通过普通人的视角与生活化场景,以鲜活生动、接地气的故事表达,让观众感受到科学技术带来的深刻变革与影响。纪录片讲述了当代中国美好生活与智慧创造奇迹的密码,传递正能量、催生新动能,激励人心,助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该片总策划、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总裁唐世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让高冷科技带有人文关怀的温度
纪录片《智造美好生活》共6集,分别为《家 世界》《医 健康》《慧 城市》《绿 生态》《深 赋能》《创 未来》,每集时长50分钟。在叙事主题上,该片从前沿科技转向当下社会应用,强化“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命运”的戏剧效果,让高冷科技带有人文关怀的温度。
在《智造美好生活》中,既有红外血管测像仪和健康码这种看似虽小但却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大作用的应用;也有让盲人女孩实现独自出国游梦想的智能盲枤和智能软件;更有“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量子通信、卫星互联网、类脑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此外,该片纪录的轨迹也从幕后走向台前,纪录的对象从科技精英延展到普通大众。
“我们有意规避了对高深科学原理的生硬诠释,转而强化创新科技对社会、普通民众的‘改变作用’和效果,关照审美个体的切身感受,以赢得观者的认同感。”该片总导演王密林说。
将宏大叙事藏在普通人的故事中
“本片从以重大创新科技(事件)为中心转向以人物为中心,通过科技精英和普通百姓两个纬度共同书写、展现这个伟大时代。”王密林说。
在《智造美好生活》中,牧民孟克达来在库布齐沙漠西北边缘孤独奋斗了20年。而20多年前一次偶然的调研,让福建农林大学的农作物研究专家林占熺亲眼目睹了西部黄河流域变成沙漠悬河的残酷现实。感同身受,同频共振,林占熺花了20多年的时间埋头只做一件事——培植在沙漠中可以存活的菌草,他要改变孟克达来们的命运,他要给沙漠披上绿衣,他要帮助孟克达来这样的牧民按下与沙漠抗争的时间暂停键……
在观众看来,本片不是一部单纯的科技纪录片,也不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科普片,更不是空洞虚喊“伟大”的纪录片,而是一部宏大主题下,充满温情、充满希望、充满力量的人文纪录片。
叙事路径从线性转向非线性
全片从策划创意到拍摄制作历时两年多,摄制组奔波于海内外各地,经反复挑选与深入挖掘,跟踪记录了50多个普通民众因科技改变生活的精彩人生故事,并邀请国内一批知名院士、科技专家指导把关。主创团队先后深入全国30多个省区、100多个市县,行程10万多公里,采访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社会热点领域行业领军人物与普通民众上百人。
“本片从《家 世界》《医 健康》《智 城市》《绿 生态》《深 赋能》《创 未来》6个层面,归纳提炼出每一集的主题方向。”王密林介绍说,“但每集都采取了统一的叙事路径,从线性转向非线性。创作者在保证单个人物叙事的同时,果断放弃了最具中国本土叙事特色的线性模式,采取了组歌集锦式的新结构,泼墨画式的宽广视野使得内容更丰富、话题领域更有层次,也就更有典型性、代表性,更有效果。”
创作者首先设定了一个共通的情感线索,采取多线并进的模式,打破时空限制,在形成统一情感逻辑的基础上,散点透视,同时叙述与主题相关的多个人物,形成围绕一个核心故事的“人物矩阵”,做到了“以点带面”“形散神聚”的气派,从而赋予科学题材纪录片人文色彩和温度。
俯下身从科学说教转向人生体验
《智造美好生活》放弃了科学话语高深莫测式的居高临下,将身段放下,在主流意识与类型叙事中找到耦合之处,刻意软化科普表达,转而强化人文表达。
在片中,沉浸式的体验代替了对科技的科普解读。“该片打破了传统科学类纪录片的一般范式,将镜头从技术细节的呈现转向普通大众故事的真实表达。”唐世鼎介绍说,“通过感同身受的生活现状、发展变迁增加亲近感、认同感;注重兼顾不同年龄阶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拓宽了受众范围,并在多个维度上进行了深度链接。另外,生活化的解读风格也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
从求真转向务实,从俯视转向平视,从宏大叙事转向微言大义,纪录片《智造美好生活》用鲜活的故事记录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实践成果,温暖人心,鼓舞士气,让观者自然地感受到“形于中”而“发于外”的文化软实力,在影像中探寻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自信的源泉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