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热搜
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农业科技创新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业科技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重要论述,面向未来,大力强化技术创新,深度推进制度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发展之路。
瞄准未来农业科技制高点
高水平自立自强必须着眼于未来农业科技制高点和新兴产业高地,着眼于强化国际引领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竞争力,把握重点,集中突破。
首先,集中突破生物育种核心技术,打造现代种业科技强国。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我们应确立“种业强农”战略,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组织实施国家种业科技创新工程,强化合成生物学等基础前沿技术原创性突破,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种质资源和重大战略性新品种。实施现代种业企业再造工程,下决心培养造就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种业企业。
其次,集中突破智能农业关键技术,打造数字农业科技强国。未来农业是数字化农业时代,农业数字化高端技术装备是新一轮“绿色革命”的重大变革性趋势。应集中组织实施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国家数字农业科技工程,集中突破动植物生物智能感知与智能传感控制技术,强化新一代智能农机装备、智能新材料等关键技术研发,开发应用智能农业机器人、农业无人机、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等系统化技术体系,全面提高数字农业自主创新能力。
再次,集中突破绿色农业关键技术,构建生态安全农业技术体系。未来农业是绿色农业时代,绿色低碳循环技术将成为提升世界各国产业绿色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应组织实施耕地保育科技工程,系统部署重点农业区域保护性耕作、地力培育、休耕轮作、污染防治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耕地保育系统化技术体系;加强植物病虫害快速监测预警、动物疫病病原快速诊断等技术研究,形成我国自主可控的农业生物安全防控关键技术体系与战略性产品;加强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循环农业、水土保持农业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化、场景化绿色农业技术体系。
最后,集中突破食品产业技术,构建营养健康农业技术体系。应统筹部署食品产业科技工程,集中开发高附加值的精深产品、健康食品、绿色食品、未来食品等。支持数字技术+医疗健康+康养农业等新业态新领域研究,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现代食品产业发展,实现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现代农业产业链水平。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从创新驱动发展理论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螺旋动力结构来看,高水平自立自强必须依靠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没有高效、开放、畅通的创新制度和创新生态,就不可能实现技术创新。我国整体上农业科技发展的制度创新滞后于技术创新内生需求,必须下大力气推动农业科技制度创新改革。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切实把农业科技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在国家科技总体布局中存在不重视农业基础研究、农业高新技术、农业科技周期长和风险大的特殊规律等问题,从而导致在国家各类科技计划中迄今为止没有农业领域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国家科技主体计划中农业领域项目财政投入比例连续下降、涉农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缓慢等突出短板。因此,迫切需要切实转变观念,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整个科技工作更加突出的地位,遵循农业科技创新规律,在项目安排、经费投入、立项机制等方面给予农业科技差异化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是重点打造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整合优势单位,集中最精干的创新力量,集聚最优质的科技资源,优先布局生物种业国家实验室,在新一代农业生物技术与合成生物学、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绿色发展、数字农业与智能装备、营养与健康、农业生物安全与公共卫生等领域新增部署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布局建设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库、农业大数据平台、野外科学观测站网络体系和科技重大设施等。
三是培育壮大农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创新型企业,建立农业创新型企业培育制度,支持涉农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制定鼓励涉农企业自主创新的差别化优惠支持政策,推进科企深度融合、社会资本深度参与,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四是重组构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重组构建与农业科技创新特色相适应、产学研用一体化、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农业战略型、领军型和专业型等各类人才培养与支持力度,夯实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人才培养储备体系;打造面向乡村振兴的主体多元、服务多样、能力互补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农业科技项目组织方式、投入机制及评估制度,构建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