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技”育“良田”,沃野好“丰”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紧紧围绕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拼搏奋斗,不断贡献“农科力量”,为黑龙江省争当全国农业科技“排头兵”作出重大贡献。
作为国内规模、分布、覆盖面领先的省级农科院,经过66年的建设和发展,省农科院已逐渐奠定了我国寒地农业研究院所的“龙头”位置。目前,全院下辖29个分院(所),其中16个设在哈尔滨市、13个分布在全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全院现有职工2313人,其中高级职称937人,二级研究员35人,博士284人。
近年来,为了让“中国碗”装上更多的“龙江粮”,使“大粮仓”更具底气,龙江农科人用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气魄和滚石上山、蹚河过坎的勇气,秉承“顶天立地”科技创新发展路径,在当好“压舱石”路上铿锵前行,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提交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科技创新
以高视野抢占科研桥头堡
“有为才有位”,这是省农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娣强调得最多的一句话。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农业现代化是根本。紧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省农科院面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沿,紧紧围绕全省重大农业科技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平台搭建,研发的成果有力地支撑了全省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省农科院打造了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46个,有力保障了全院种质试验、展示、创新以及品种选育的稳定性和延续性。2022年7月,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中心东北中心正式落户省农科院,同年9月入库72个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名单,黑龙江省的3席中,省农科院国家寒带作物及大豆种质资源中期库和国家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库便喜占2席。2003年,省农科院还率先在全国启动实施了“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项目,累计获得黑龙江省财政资金5.16亿元,这对改善科研条件、助推科技创新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研究基础的支撑和效率的提高自然带来了科技成果产出和项目承担能力的提升。
省农科院把种子创新作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突破口,建院以来共育成推广玉米、水稻、大豆、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新品种1777个,重点培育了一批以高产、优质、多抗、专用为导向的突破性新品种,使全省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5—6次。通过整合资源、集中攻关,大大缩短了全省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每次更新换代都使作物产量有8%—10%的大幅增长。省农科院专家团队育成的“龙粳”系列品种的推广,从潘国军团队育成的“龙粳31”到聂守军团队培育的“绥粳18”,一个又一个全国推广面积广的粳稻品种都在黑龙江省诞生,龙粳系列水稻品种更是入选“十三五”期间全国十大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是全国省级农科院系统率先获此殊荣单位。省农科院的“龙稻18”“松粳22”“松粳28”被评为全国优质水稻十大金牌品种。“合丰”号、“黑河”号、“绥农”号和“黑农”号大豆系列品种,不仅确保了黑龙江省大豆优良品种持续供应,还辐射推广到省外其他地区,“合丰25”“绥农14”“合丰35”“黑河43”先后成为全国叫得响的大豆品种。“龙丹”“绥玉”系列玉米品种成为黑龙江省玉米主要品种。“克新1号”马铃薯持续30多年成为全国大规模种植的品种。不断育成的新品种,保证了黑龙江省各积温带始终都有可靠的优良品种作保障。目前全省良种普及率已经达到98%以上,基本实现了良种全覆盖,其中大豆和水稻自育品种覆盖率超过80%。2019年全国常规稻种植面积前十位品种省农科院有4个品种入列,大豆种植面积前十位品种省农科院占8席。2020年,全省38个种植面积超百万亩以上的农作物品种,省农科院占27个,水稻、大豆、玉米三大主栽作物品种在全省种植面积11197万亩,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作出重大贡献。
省农科院在畜牧养殖领域也建成了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承担了为全省“两牛一猪一禽”做好科技支撑的重任。黑龙江省的国家保护猪种东北民猪的保种、资源研究、杂交利用及产业化推动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龙民黑猪培育填补了30多年来黑龙江省生猪育种空白。
“良种”需要“良法”的助力,才能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上世纪80年代末,由省农科院引进再创新的“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助推了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从最初的300多万亩到目前已经发展到6000多万亩,“种稻治涝”对黑龙江省中低产田改造和粮食生产上台阶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个值得一书的当属在西部干旱地区广为推广的“催芽坐水种”,使这一地区玉米增产30%以上。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大面积攻关示范,带动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由2400万亩左右增加到10000万亩左右;玉米平均单产由200公斤左右提高到400公斤以上。大豆生产在“垄三栽培”“矮杆密植栽培”和新品种的合力支撑下,单产普遍提高10%以上。“深松耕作”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抵抗旱涝灾害的能力,很多的土肥、植保、农化技术还为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猪牛羊禽等规模化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大大地推动了畜牧业现代化标准化生产。同时,省农科院在黑土地保护、盐碱地综合利用、食品加工、农业机械,以及高粱、谷子等杂粮作物,向日葵、麻类等经济作物,果树、蔬菜、牧草、食用菌等一系列作物新品种的育成与新技术的推广上都硕果累累,有效助推了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丰富载体
以高效益催生“双链”快衔接
作为一个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省农科院承担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三农”的任务。其中科技创新是基础,而成果转化和服务“三农”既是手段与目的,也指明了科研工作“顶天立地”的努力方向。
近年来,省农科院积极探索建立了公益性定位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成果转化体制篱笆的破除,则为这种创新,打开了一扇门。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和堵点,省农科院大刀阔斧地改进创新成果转化形式,有效推动了“创新链”同“产业链”无缝对接,使科研成果实现“有地转”“有人转”。近年来,省农科院相继出台了《省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省农科院种业科研成果权属实施细则》《省农科院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了科研成果权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大幅度提高了成果完成人的收益比例,在制度上打通了科技人才向产业流动的“双向通道”。同时,在干部晋升、岗位(职称)评聘、先优评选等工作中,也加大了成果转化业绩的考评权重,对落实成果转化成绩出色的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给予政策倾斜,极大激发了全院自主推进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为了让科研成果转化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影响更深,省农科院还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黑龙江省农业高新技术产品综合市场,展览、展示、销售省农科院自育品种;创办了全国企业化管理的种业知识产权科技服务平台——龙科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累计实现成果转让324项;创建了省级科技孵化器——龙科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累计孵化中小微企业63家;成立龙科种业集团,被评为“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并成功引入北京大北农集团联合构建多元化种业企业,目前已按照统一部署划入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省农科院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成为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连续两年考评优秀获省奖励200万元;在全国农科院系统率先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OA管理体系”,实现科技成果由产出到转化的“一站式”闭环管理工作流程;在全省不同生态区与合作企业共建科技成果展览展示基地,组织召开金秋博览系列活动,实现科技成果田间就地转化;开办了全国省级农科院农产品商城“龙科云商”和农业产业服务平台“龙科—种地帮”微商城,以上平台的搭建和高效运转,使省农科院具备了成果转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十三五”至今,省农科院科技成果实现转化金额7.3亿元。
科技成果转化必须要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充分参与市场竞争,而且后期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走向市场,省农科院的决策者们深谙此道。面向社会公开寻找市场“合伙人”是省农科院的重要布局。先后携手大北农集团、省农投、象屿、谷实、宝宇、哈信诚等龙头企业,将企业灵活的市场机制、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有机结合,实现了科技与资本的深度融合,在技术改造、技术攻关、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躬身大地
以高标准服务“三农”硬内核
在2012年相关文件里,有这样一段话:“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推行专家大院、校市联建、院县共建等服务模式。”
这段话让每一个黑龙江人都感到由衷地高兴、自豪,因为“专家大院”“院县共建”,是黑龙江省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着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的成功经验。
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多年来,省农科院一直坚持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并重,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多形式的科技合作共建,包括院县共建、院村共建、院企共建、“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及扶贫任务等,以科技助力农业产业发展,以产业推动脱贫攻坚,先后派出科技特派员4100余人次,并通过鲜明的应用导向和准确的实践定位,走出了以科技进步推动龙江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广阔天地。其中,“院县共建”模式被作为十大农技推广新模式之一在全国推广,并连续两年写入相关文件。2019年全国科技特派员表彰大会上,省农科院作为全省优秀组织实施单位受到表彰;2020年被评为了黑龙江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大功集体。
近年来,省农科院还启动了“1+10+100”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工程,即共建1个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富锦市);打造海伦、虎林等10个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先行县;科技支撑100个一村一品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了实现“产业科技化、人才专业化、生态绿色化”的总体建设目标,省农科院在富锦县组建了8支协同攻关队伍,在专用优质品种、黑土保护、果蔬栽培、畜牧发展、农产品加工、智慧农业、农技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协同攻关。专家们带品种、带技术、带项目、带成果、带专家、带团队、带信息、带企业,为富锦市农业发展补短板、强弱项。力争通过政府引导、科技助力、农企及大户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解决一批技术难题、建设一批展示基地、建立一批智慧农业试验区、建成一批技术服务平台、扶持一批新型经营主体、打造一批宜居乡村、培养一批科技创业人才,探索适合黑龙江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1+1+N”新模式。
挺进“三农”主战场,不仅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农民,在疫情期间,还要让农技专家们可以“屏对屏”“线连线”“心连心”,真正打造“接地气”“会上线”的科技服务。2020年初,省农科院在疫情防控与科技备春耕上同步着手,想在前、做在前,积极谋划,多渠道开辟“屏上”“线上”科技备春耕行动,通过与省电视台合办《科技助农在线帮》栏目并同步在网络平台直播的方式,有效破解了疫情期间专家下不去、农民培训难的问题。播出的180期节目,吸引了超8000万人次观看。
同时,省农科院还通过组织科技人员编辑制作了一系列科普动漫片,让农民可以随时随地“娱乐”的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并获得了10余项国家及各级科普奖励;开创直播间、公众号、微信群等不同类型技术服务窗口近200个,让23万余人次的农民和农场职工学习到了最新的农业知识。
筑巢引凤
以高水平汇聚人才蓄水池
为了能够蓄好人才这池水,省农科院从项目、资金、平台等方面不断输出“红利”,在优化人才政策环境、拓展人才发展空间、搭建人才成长舞台上综合“发力”,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让省农科院真正成为优秀人才向往之地、集聚之地。针对高层次人才用好留住问题,省农科院还研究制定了《省农科院“农科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支持办法》,设立“首席科学家”“专项首席科学家”“农科英才”“农科青年英才”和“区域农科青年英才”5个类别的高层次人才体系,对入选的高层次人才给予人才待遇;针对中青年科研工作者缺乏经验和项目等问题,每年都会拨出数百万元的院青年基金和杰出人才基金,为35岁以下的年轻科研人员提供立项支持,让他们拥有领衔当“主角”的机会。
今日的省农科院,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围绕黑龙江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大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成果导向,面向市场明确科研发展定位和重点研究方向,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以思想之“变”引领行动之“变”,以行动之“变”撬动发展之“变”,为推动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和生态保护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